美智库:“经济威慑”成中美竞争新武器

2020-07-26 20:16
来源: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近期发表题为《威慑性经济措施成美中竞争新“武器” 》的文章称,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美中两国近年来都把“威慑性经济措施”作为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手段,并且越来越多地对对方采取这一策略。报告作者认为,这些胁迫性措施将在未来几年内对美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该报告由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报告说,过去几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威慑措施,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对三分之二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虽然两国今年1月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并已开始实施,但对很多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仍然被保留。而且美国还开发并部署了一套日益成熟的其他胁迫性经济政策工具,包括出口管制、限制进口以保障美国供应链安全、加强对中国在美投资的审查、制裁以及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和其他中国在美活动的执法措施。

报告指出,这些工具在未来几年中都将在美中关系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无论美中两国是否全面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及达成规模更大的第二阶段经贸协议。

但报告也认为,美国在使用威慑性经济措施方面的成功记录只是好坏参半。这体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及其与全球的相互联系使得美国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从全球经济中孤立出来。虽然关税和其他措施成功地对中国施加了一些宏观经济压力,但并没有从北京方面获得根本性的让步。定向制裁和执法措施同样对一些中企产生了经济影响,但其他中企也表现出了抵御美国经济威慑的能力。

对中国而言,报告认为,中国看上去已经认识到需要在限制和外国伙伴在某些领域的经济联系与维持在其他领域的经济联系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某些经济领域,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中国谋求与美国拉大距离,因此在国内能力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而在其他一些必须依赖外国伙伴提供技术、知识产权等中国不愿意切断联系的领域,中国政府则试图维持贸易和投资流动不受限制。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对美国及其盟友的经济威慑手段的使用也在不断演变。虽然中国在直接对美国或美国目标使用经济胁迫措施时有所克制,但中国越来越多地将美国盟友作为目标。例如,在2018年12月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后,中国对加拿大实施了贸易限制。201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实施贸易限制,以应对在几个议题上两国不断升温的紧张局势。

报告警告说,北京正在迅速创新,测试不同的杠杆来源和经济威慑方式,并从不同的案例中学习经验。随着中国部署经济威慑的情况不断增多,美国需要系统地评估其脆弱性,并制定一套连贯的政策应对措施。

责任编辑:秦川

智库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