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研究成果> 正文

中国消费者面对“双十一”日趋淡定

2021-11

2021-11-17 17:42·香港《南华早报》网
分享至:
作者:赵娜

香港《南华早报》网11月14日发表题为《在购物习惯改变和新规定的情况下,“双十一”是否还能保持吸引力》的文章称,“双十一”对中国消费者施加的魔力似乎已经失去一些效力。 

分析人士说,虽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在线购物活动仍然很受欢迎,但享乐主义的自我放纵已经减少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醒的现实,即中国经济仍在走出这场疫情的道路上,而这个行业未来面临监管挑战。   

内幕情报公司的研究分析师张文聪说:“我认为,期望‘双十一’会以和过去一样的速度增长是不现实的,当前的经济环境无疑已经造成额外的不利因素。”   

阿里巴巴集团今年“双十一”的商品交易总额增至845亿美元,同比增长8.45%。 

在北京对大型科技企业数月之久的打压之后,这一传统上挥霍的活动今年似乎也更加低调。 

博圣轩咨询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斯特菲·诺埃尔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双十一’可能正在失去一些其原有的魔力。” 

分析人士说,除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从第二季度的7.9%放缓至4.9%,消费者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竞争对手电子商务参与者类似的打折活动以及消费者在不同平台上的购物活动贯穿全年,减少了“双十一”的吸引力。 

其中就有“618购物节”——这是网络零售商京东推出的在6月18日开展的相似的购物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直播商不断推出的大幅折扣。 

瑞熙-超赞咨询公司的创始人阿什利·杜达列诺克说:“总的来说,有点疲劳。目前,‘双十一’面临很多竞争……实际上,每两周就会有一些折扣,一些活动和机会(让人们)在特定类别或总体上买得更便宜、更好,因此‘双十一’现在正在转变。” 

驻香港的零售业分析师蒂芙尼·龙(音)说:“虽然电子商务在中国仍很重要,但我们看到新的‘佛系青年’一代的消费行为正在逐渐转变,他们正在放弃物质上的拥有。” 

“如今,意识到欺骗性的降价,消费者也对夸张的折扣很淡定。”   

博圣轩咨询公司的诺埃尔说:“对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等的新要求正在改变阿里巴巴平台推荐产品和说服在线用户的方式。我们可以肯定,下一个购物节将在略微更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展开。” 

蒂芙尼·龙还指出,今年活动还看到平台以可持续性的考量关注社会责任,这将转而影响购买决策和营销策略。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常务董事本·卡文德说,政府推动共同富裕的举措还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今年重点关注推动低层级市场的增长。虽然这为它们带来了新的消费者,但缺点是,“这些购买中有很多都是规模相当小的”。 

不过,虽然“双十一”购物狂潮在未来几年可能不会那么火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购物节很快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