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研究成果> 正文

携手合作 包容共享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9-04

2019-06-06 19:47·“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分享至:
作者:韩晶晶

“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各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互利合作平台,倡导平等参与、机会共享、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普惠性、非排他性的特质,得到国际社会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作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行长,首先请允许我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开发银行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始终坚持“发展包容、成果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原则,不断深化与各方战略对接和金融合作,有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截至2018年末,开行累计为600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1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国际业务余额1059亿美元。

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由开发银行提供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两年来,开行秉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完成专项贷款评审承诺5065亿元,合同签约2607亿元,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长期、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支持。

我们注重示范带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了雅万高铁、亚马尔LNG等一大批“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以及印尼青山产业园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十几个重点境外合作园区,对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开发性金融的先导引领作用。

注重合作共赢,搭建金融合作机制。开行近年来先后发起设立了中国—中东欧银联体、中阿银联体、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和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建立了有效的金融合作平台,为长期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础。

注重规划合作,加强战略对接。通过承担多项政府间多双边规划,推动与合作国战略对接,重点开展了澜湄国家互联互通、中蒙俄经济走廊、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等多双边规划,为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国际共识、谋划重大项目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探讨,既是共享“一带一路”合作新成果,更是共商“一带一路”发展新思路。我们认为,应该以开放包容为原则完善金融支持格局,把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精神,用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及合作国发展战略上,用在深化与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务实合作中,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格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以多边机制为平台撬动国际多双边资金,加强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协商合作,特别是聚焦规则对接融合,广泛吸引国际多边资金和官方援助资金,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合作的“朋友圈”。

今天是智库论坛,沿线国家智库应该加强在规划合作、国情研究、投融资体系建设和模式创新、债务可持续、项目建设和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在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比较优势,建立更具适用性的投融资合作机制;妥善处理生态环保、债务治理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问题,以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为重点,务实开展高效的投融资合作,携手打造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公共产品,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郑之杰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高端智库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