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大变革”令投资者损失3万亿美元,他们为何不恐慌?》的文章称,虽然执政的共产党开展全面行业整治,导致中国公司巨头市值蒸发3万亿美元,但是全球重量级投资公司仍然不离不弃。
一些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表示,现在仍然是投资的好时机。它们说最近的监管措施是必要的,而且早该整顿;中国的增长形势仍具吸引力。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战略师卢卡·保利尼说:“中国的长期形势完好无损。”这家公司是瑞士私人银行百达集团的一个部门,管理着7460亿美元的资产。
并非只有百达这样看。很多华尔街大公司,包括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公司、富达国际公司和高盛公司,也仍然建议客户继续购买,尽管要保持谨慎。
贝莱德公司的战略分析师8月在研究简报中写道:监管措施的“强度……会起伏波动。中国当局可能会兼顾监管计划与经济稳定的愿望,随着增长放慢、市场波动,监管整顿措施强度可能有所缓和”。
不过,百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保利尼并不担忧。他说,按照某种标准,整顿是对很多中国公司极度危险的发展创新速度的“迟到的反应”。他预测,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将相继出台严格措施,监管数据使用及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
保利尼说:“监管风险加大了,但目前仍在我们的计算范围内。”他还说,中国是第三便宜的“主要”股市,也是“迄今超卖最严重的”。
贝莱德公司的战略分析师同意这种基本分析。他们写道,中国领导人认为这些监管措施“对于控制增长太快且监管不严的行业是必要的”。他们还说:“我们坚持对中国资产的战略偏好。”
甚至高盛公司也继续看好。高盛公司最近估计,整顿措施已导致中国公司在全球蒸发了3.1万亿美元的市值,其中一半来自科技公司。该公司的战略分析师上周写道,“不确定的交易环境”不可能对购买中国股票造成太大伤害,至少在大陆不会。
鉴于美国和中国的监管机构都对在纽约上市的公司施加压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要面临一段艰难时光。不过即便如此,高盛的战略分析师仍然指出,这些公司具有“长期价值”——它们只是希望先“等待比较清晰的管理办法”。
他们写道:“放在全球背景下,(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收益增长潜力。”
高盛7月在研究简报中承认,整顿措施对股市造成重创。它还说,银行的部分客户甚至质疑中国市场是否已“不可投资”。但分析师们表示,他们相信“极端规定”不可能波及各个部门。
政府支持发展“基础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和5G网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务实地兼顾社会/意识形态目标与非社会性敏感行业资本市场”。
美国富达国际公司亚洲股市部主管缪子美认为,“不加选择的”抛售行为也为长期投资者创造了一些低价投资机会。
她说:“尽管某些行业出现政策风向,中国未来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仍会相当不错。”她特别提到了中产阶层的购买力在不断增长。
一些公司还推荐中国其他资产的价值。
保利尼指出,人民币今年的表现超过了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了1%。中国政府债券也表现不俗,收益达3.5%,而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债券投资者的跟踪基准)则下跌了1.1%。他补充说:“显然,对外国投资者而言,中国仍然完全‘可以投资’。”
今年1月,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我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交通阻断及人流限制措施,这也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rough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