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研究成果> 正文

以色列学者:中东能否促进中美战略合作?

2021-11

2021-11-23 16:30·香港《南华早报》网
分享至:
作者:翟淑睿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1日发表题为《中东能成为中美战略合作的舞台吗?》,副题为“鉴于即将恢复伊朗核谈判,中东处于重要的外交关头”,作者为以色列赖赫曼大学阿巴·埃班国际外交研究所亚洲政策项目处主任杰达利亚·阿夫特曼、项目撰稿人戴维·罗宾斯,全文摘编如下:

中东地区的形势变化为中美两国迫切需要的合作而非对抗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种合作对中东地区的“中间派国家”尤为重要,它们夹在中美分歧之间越来越左右为难,需要平衡相互矛盾的地区与全球利益。

鉴于伊朗核谈判将于11月29日恢复,值此重要的中东外交关头,这两个最有可能促进——或阻碍——中东稳定的国家,其地缘战略重点却截然不同。

美国手忙脚乱地撤离阿富汗,加剧了舆论认为美国奉行削减驻扎中东力量的观点,华盛顿对中东安全承诺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受到怀疑。

相反,北京最近明显加强了对中东的关注。中国已成为该地区规模最大、最受追捧的投资者。

中美涉及中东的全面关系正在形成两条道路。一条是中东地区可能发展成更激烈的另一个竞争场所,美国与中国对抗,并要求地区盟友选边站队。反过来这也会促使北京采取类似策略,产生严重影响中美当今竞争的零和博弈思维。不过,这并非唯一选项。拥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比如不扩散核武器、经济稳定和气候变化,可能使中东地区在广泛的全球竞争局势下成为一个可控的战略合作舞台。

通过多边合作,中国可以保持显而易见的中立立场,同时证明自己有能力成为一个可信赖的力量。对美国而言,这将向中国传递出信号——它可以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开展合作,也向地区盟友传出信号——它不会与这个地区脱钩。

重要的是,中东不那么敌对的环境可能有助于化解亚洲日益紧张的局势,同时也能够证明它在促成伊朗回归谈判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塑中美在中东地区的轨迹,使之朝着战略合作的方向发展,并非没有挑战。逐步削减与西方关系的中国在中东感到相对舒适。而美国则努力在传统的地区利益与不断变化的优先事项清单,以及华盛顿几乎普遍认为应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方的信念之间取得平衡。

消除超级大国竞争军事化现象是全球当务之急。中美在世界最易爆发冲突的地区之一——中东——的战略合作,提供了一个引导这场竞争避免成为全球冲突的机会。